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常識判斷政治考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黨的十九大決定,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這一活動的開展,也成為考試的考查內容之一,在此結合習總書記在此次活動動員會議上的講話,整理一下有關該活動的常見考點??键c一:開展主題教育的一般意義(四個迫切需要)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tǒng)一,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全面系統(tǒng)學、深入思考學、聯(lián)系實際學,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奔著問題去,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堅忍不拔的韌勁堅決予以整治,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斗爭,努力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迫切需要。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繼續(xù)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踐行黨的根本宗旨,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體落實到行動上,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筑牢黨長期執(zhí)政最可靠的階級基礎和群眾根基。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開展這次主題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考點一、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黨員干部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團結帶領人民把黨的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yōu)槊篮矛F實??键c二:開展主題教育的特別意義(結合70周年談)習總書記指出:還要特別強調的是,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間節(jié)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其特別意義在于,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考點三:主題教育的目標要求(重點在于總要求和目標任務)第一,認真貫徹總要求: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第二,牢牢把握目標任務。具體目標是: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chuàng)業(yè)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第三,落實重點措施。特點是:這次主題教育不劃階段、不分環(huán)節(jié),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提出更高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把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貫穿主題教育全過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以上內容,就考察形式來講,活動的意義比較容易出主觀題型,重在理解,活動的特別意義和目標要求,尤其是活動的總要求,則比較容易出客觀題型,重在記憶。希望同學們根據其不同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備考策略。

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常識判斷政治考點: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隨著十九大的召開,時政在考試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十九大中提出了我國主要矛盾發(fā)生的變化,由此推斷,這也是一個重要考點。今天專家給大家介紹從近代中國以來,不同時期我國主要矛盾的變化,希望幫助考生能夠理清重要的考點。一、近代中國(1840-1949)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近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在諸多的社會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而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二、過渡時期(1949-1956)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矛盾。隨著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6-1981)1965年9月,黨的八大指出: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農業(yè)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四、改革開放后(1981-2017)1981年召開的十一屆六屆的黨代會指出我國主要矛盾是: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五、新時代(2017-)十九大報告對我國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界定,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概括,客觀反映了我國社會發(fā)展的時代變化,反映了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現實,具有重大意義。矛盾發(fā)生了變化但是沒有改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也沒有改變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中公教育在這里給各位考生整理總結了不同時期的矛盾,幫助大家能夠區(qū)分不同時期的矛盾變化,讓我們更好的了解中國的變化。

2020江蘇軍隊文職招考考試軍隊文職崗位能力常識考點:地理地形積累

常識考點中經常會涉及到一些地理類考點,比如不同地域特殊地貌的問題。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梳理一下??嫉牡孛裁~。(1)喀斯特地貌:即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石膏、巖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最關鍵的其實就是水的侵蝕作用所導致的,比如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以及一些溶洞,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2)冰川地貌: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并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應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qū)的地貌景觀。核心點:冰雪的作用。比如喜馬拉雅、天山、昆侖山的冰川。(3)丹霞地貌:以陡崖坡為特征的紅層地貌。顧名思義,丹即紅色,如同紅色彩霞般的地貌。比如張掖的七彩丹霞。(4)風蝕地貌:是經由風和風沙流對土壤表面物質及基巖進行的吹蝕和磨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核心點:風蝕作用。比如青海柴達木、新疆和田等都是常見的風蝕地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時候考試也會考到雅丹地貌,雅丹其實是維語具有陡壁的小山包的意思,所以雅丹地貌其實就是風蝕地貌,千萬不要和丹霞地貌搞混淆。這下大家對于公考常識考察的地貌有一定了解了么?對于這些瑣碎的常識考點,大家一定要將每一個點建立成網絡,這樣才能更牢固地記憶下來。

2018四川軍隊文職招考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馬哲高頻考點梳理

就內容來看,馬哲就包括兩部分,分別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其中辯證唯物主義又分為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部分,歷史唯物主義主要就是唯物史觀的內容了。當然我們的講義還在這些內容之前增加了緒論,主要是對哲學基本概念及相關內容的闡釋,在考試中,主要涉及的考點是哲學基本問題和兩大派別的辨析;唯物論的重點原理不多,主要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其中有對原理的直接考查也有對方法論的考查,原理和方法論是一一對應的關系,不可隨意匹配。對辯證關系的考查一定要緊扣題干,比如,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lián)網得到廣泛應用,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提出了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那么體現的原理就只能是物質決定意識,并不包括正確意識的促進作用,因為題干中并沒有明確指出實行該計劃后的效果。辯證法部分是我們考試的重難點,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更多的是出現在多選題中,并貫穿事物發(fā)展的始終。三大規(guī)律中尤其以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和質量互變?yōu)榭荚嚫哳l點,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的考查比較少,但是也是好把握的,比如一般情況下題干中只要體現了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tǒng)一、體現與和平戰(zhàn)爭和平一致的發(fā)展趨勢,就可以認為體現了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是三年統(tǒng)考中出題頻率最高的點,包含的具體內容也比較多,容易出錯的主要是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它包括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轉化,只要體現任何一面,都可以說體現了同一性原理。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這個點,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二是兩者對應的方法論分別是一分為二全面地看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正因為這兩個方法論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因此普遍性和特殊性也被視為精髓。認識論中典型考點就是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系,這個點是僅次于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的考點,主要考查對每一條原理的運用,這需要我們對每一條原理的意思把握清楚并分清相互間的差異。比如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體現的是實踐是認識的來源;造燭為照明、發(fā)展科技是為造福人類體現的是實踐是認識的目的。最后的唯物史觀主要是社會的基本矛盾、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以及群眾史觀。綜合來看,馬哲原理中的高頻就這些,需要對原理的意思把握清楚,通過做題去真正學會運用,在做題中要經??偨Y,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馬哲的學習,需要貫穿整個備考過程,是一個戰(zhàn)線長但是收效也明顯地科目,希望各位考生,能夠提起重視,最后個個攻破,成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