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考試備考-公安機關的政治和社會責任 - 行測知識

招警考試備考-公安機關的政治和社會責任減小字體增大字體招警考試備考-公安機關的政治和社會責任

第十二次全國公安會議(以下簡稱十二公)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公安機關在新世紀、新階段擔負著鞏固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證人們安居樂業(yè)的重大政治和社會責任。這三大責任把黨和國家及人民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和公安機關的職責,作用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賦予了公安工作的新內涵,明確了公安機關肩負的崇高責任。

用戶名:!查看更多評論

分值:100分55分1分

內容:!

通知管理員驗證碼:點擊獲取驗證碼

德國中世紀走向政治分裂的過程和原因是什么?

德國中世紀走向政治分裂的過程和原因是什么?減小字體增大字體德國中世紀走向政治分裂的過程和原因

德意志帝國是在法蘭克王國解體后,根據(jù)843年的凡爾登條約所形成的一個獨立國家。開始時稱為東法蘭克,直到11世紀末才取得了德意志這一名稱。從9至11世紀,德國一直處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當時存在著五大公國,即薩克森、法蘭克尼亞、士瓦本、巴伐利亞和洛林,相互對峙,各自為政,國王徒有虛名。

12世紀德皇亨利五世與教皇卡立克斯特二世簽訂沃姆斯和約,規(guī)定主教和修道院長由教士選舉,德皇歸還所侵占的教會財產(chǎn),由教皇賜與指環(huán)和權杖表示對世俗政權的承認,但德國主教和修道院長的選舉應在皇帝或其代表的參加下進行,并由皇帝賜與節(jié)杖作為認可的象征,這項和約雖使爭議暫時告一段落,但爭議并未結束。

1220年,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加冕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把自己的統(tǒng)治重心放在意大利,他把德國留給四分五裂各自為政的封建貴族去進行統(tǒng)治,而把自己的注意力專注于意大利和西西里,因而對德國諸侯作出了許多的讓步。1250年霍亨斯陶芬王朝覆滅,德意志帝國便處于分崩離析的境地,從12541273年的20年間,出現(xiàn)了沒有皇帝的所謂大空位時期。在此期間,王室領地和特權幾乎被諸侯瓜分殆盡,封建割據(jù)局面更趨嚴重,大空位時期,德國分裂為300多個大小不同的公國和侯國。

原因:13世紀是德意志城市發(fā)展的繁榮時期,農村居民大批流入城市,城市中出現(xiàn)了各種商業(yè)行會和手工業(yè)行會,但各城市之間往往缺乏聯(lián)系,而且沒有一個城市像英國倫敦那樣發(fā)展成為全國工商業(yè)的中心。德國城市的發(fā)展也沒有能夠促成德意志帝國政治上的統(tǒng)一,反而更加促進了它政治上的分裂。

理解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行測政治常識考點 - 常識判斷

理解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行測政治常識考點減小字體增大字體全面理解和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軍隊文職招聘考試行測政治常識考點。

①宗教信仰自由的含義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不信教而現(xiàn)在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信教而現(xiàn)在不信教的自由。

②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既保護人們信教的自由,又保護人們不信教的自由兩個方面。憲法規(guī)定: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宗教信仰自由充分顯示了對公民基本權剝的全面保護和尊重。

③為了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憲法規(guī)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國家依法保護宗教團體和寺觀教堂等宗教活動場所的合法權益,保護宗教教職人員履行正常的教務活動,保護信教群眾正常的宗教活動。正常的宗教活動是指教徒在宗教活動場所內祭祀、誦經(jīng)、燒香、禮拜、講經(jīng)、布道、彌撒、受洗、受戒、終傅、過宗教節(jié)日;在自己家中念經(jīng)、祈禱、封齋、追思等活動。任何人不得到宗教活動場所內進行元神論的宣傳或在信教群眾中發(fā)動有神還是無神的辯論。同時,任何宗教組織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動場所以外布道、傳教、宣傳有神論或散發(fā)宗主生傳單或其他未經(jīng)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出版發(fā)行宗教書刊。

④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范圍內進行。任何不得利用宗教反對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危害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民族團結,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不得利用宗教干預國家行政、司法、學校教育和社會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活動;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宗教封建特權和剝削壓迫制度。

用戶名:!查看更多評論

分值:100分55分1分

內容:!

通知管理員驗證碼:點擊獲取驗證碼